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

選舉與母語

多年前曾有一句口號喊得響亮:「愛母語,不是愛選舉」!多年後,正當選舉熱鬧關頭,吾人看到的現象卻是:「愛選舉就要講母語」!


母語在近年來的選舉、政治場域中早就成了一項必備工具。君不見,馬英九、宋楚瑜都有模有樣的在必須撥弄人心的場合裡,說起客語、台語了嗎?


然而最近中國國民黨立委潘維剛卻表示學習台灣各語族的母語,「會傷害民族感情」,很顯然的,這種發言完全忽視、否定了台灣多元文化的寶貴。更顯示出,台灣各語族的母語正在快速消失當中!有志之士早在上個世紀末便大聲疾呼,要求正視台灣母語傳承的危機,而中國國民黨立委膽敢公開表示「應」放棄學習母語,不正反映,「母語」即將消失,它們甚至連當作選舉工具的地位都將不保了!


台灣最大的語族 台語族群,是對母語消亡最無危機感的族群。然而,吾人若比較1990年的三月野百合學運,和2014年三月的太陽花學運,不難發現,參與太陽花學運的年輕世代,幾乎不使用台語,更遑論公開使用台語演講!去年(2013)的洪仲丘遭虐死案而引爆的社會運動,運動歌曲是台語歌,今年的太陽花學運,運動歌曲一樣也是台語歌。台語,本身潛藏著爆發力,是以在運動中能夠成為鼓舞人心的歌曲。然而台語在這種情境下,也已經淪落為「工具性」的使用了。


最多人的母語 台語,處境已然如此不堪。其他語族的母語呢?


「愛選舉就要講母語」!十一月底的選舉就快要到了,麻煩候選人們、政治人物多多的「工具性」地使用各種母語,讓母語的聲音隨著宣傳車傳遍大街小巷。讓母語被聽見,讓人們知道它還有一息尚存,讓大家知道台灣仍保有多元文化,而非只有單一的華語文化。

不只是政治人物必須講台灣母語,我們更要在日常生活裡、公共領域中,說我們的母語,讓多元自由的聲音到處都被聽見。母語不只是工具,它是文化的載體、記憶所繫之處、撩撥情感的音符。我們說的越多,外來的異音 華語,終將會被解構,而政治人物最終必得好好愛惜他們口中的選舉工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